今年以來,有關房屋中介強行毀約的投訴出現(xiàn)“爆發(fā)”態(tài)勢。幾乎無一例外的套路是,租房人都是前腳兒剛交了房租,后腳兒就被以各種理由毀約,而租戶想要回房租卻難上加難。在種種亂象背后,這一間間出租房猶如釣魚誘餌,指向志不在中介費的“黑中介”。
遭遇一:剛交房租 中介就翻臉毀約
今年4月份,租戶黃先生通過北京房海恒通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(簡稱“房海恒通”)租下了豐臺區(qū)某小區(qū)的一間主臥,每月租金2200元。押一付三再加上中介費、衛(wèi)生管理費,一次性付款11830元。但在黃先生居住3個多月,交了第二次房租不久后,當初與他簽合同的中介李某就強行帶人換鎖,要求他們搬出去,黃先生表示,中介讓他們搬離沒有任何理由。這套房子總共住了5戶。其他幾戶在拿了中介退的1000元到1500元后離去,但黃先生態(tài)度強硬拒不搬離,中介答應為其換房。
9月底,中介李某給黃先生換到另一套房子的一間次臥,月租金1600元,要求押一付四。這次與他簽約的中介公司變成了北京房海順通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(簡稱“房海順通”)。原先交的房租被扣除一部分費用后就不夠了,黃先生又交了4500元。結果剛住了兩天,回來后發(fā)現(xiàn)大門、隔斷都沒有了,去找中介公司,開始答應兩天內換房,第三天再去,中介公司人去樓空了。黃政說,他前后兩次租房,損失一萬多元。
△ 在豐臺一處出租房內,租客被中介趕走后,屋內一片狼藉。(圖自北京晨報)
遭遇二:房源混亂 從二房東手里拿房
為了討要房租,黃先生建了一個“房海順通維權”的微信群,群里“受害人”達50多人。租戶王女士通過“天涯地產”的房產中介與中介李某聯(lián)系上,在11月21日與他簽的合同,租住一間次臥,月租金1300元,一次性交了一年的房租等費用共計18400元。
當時王女士以為李某就是房主。后來才知道他連二房東都不是。結果剛住了一個多星期,二房東和房主同時上門,他們均表示不知道房子被轉租出去做了隔斷房。另有不少租戶通過房海順通租房后,沒過多久房東上門來收房,原因是沒收到中介公司應交的房租。
△ 房屋被中介打隔斷出租(圖自北京晨報)
中介放話:“找公安工商都沒用,沒法定我們罪”
微信維權群里的租戶50多人,受損失最低的4000元,最多的接近2萬,總數(shù)達到四五十萬元。黃先生幾乎每天都給李某打電話要房租,但都沒有結果。在他們通話的錄音中,李某說,可以為他調房,退錢沒有。他自己只是一個打工的,與他簽合同的是房海順通,而且稱“找公安、找工商都沒用,他們也無法定我們罪”。上周五,李某最后松口,他們7個人最多能退1萬元,而這幾個人實際受損失接近5萬元。
律師:若構成犯罪 可通過公安追繳贓款
非法中介披著合法經營的外衣,從事的卻是擾亂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的行為。像上述中介公司的行為長期、大量、反復存在,就不僅僅是民事糾紛的性質了,已經涉嫌犯罪。對于打擊此類行為,律師認為,鑒于對非法中介管理上可能涉及多個政府部門,建議相關政府部門能夠及時介入,統(tǒng)一行動,以最有效地打擊此類非法行為。
對于租戶維權,如沒有構成犯罪,可以通過人民法院訴訟要求返還租金、賠償損失等,但如果構成犯罪,可以通過公安機關追繳贓款的方式返還租金等涉案款項。避免自身財產損失最根本的方法還是要做好自身的防范,租戶在選擇中介時,不要輕信承諾,更不要一次性交付大額的租金,盡可能選擇那些成立時間較長、信譽較好的中介公司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