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艾菲從18歲開始,每年都會獻血,2009年的一次獻血中,留了兩管血樣,入了中華骨髓庫。今年5月,她與天津一名患白血病的15歲男孩配型成功。9月12日,許艾菲在浙江省中醫(yī)院捐獻了198毫升造血干細胞。
據(jù)了解,當(dāng)時匹配成功的還有其他捐獻者。經(jīng)高分辨配型檢測,最終只有她符合配型條件。9月8日至11日,4天時間里,許艾菲連續(xù)打了8針。在微博里,她記錄了從獲知消息到采集成功的整個經(jīng)歷:“四天八針,兩個大手臂感覺要成馬蜂窩…”“最艱難的不是打針和血被抽走,而是躺著不能翻身不能抬手臂,連鼻子嘴巴癢癢了,都要讓別人給幫忙…”
但即便如此,捐獻完成后,她還給患病男孩子寫了封名為《給我最親愛的弟弟》信,“當(dāng)我得知有個男孩子因為疾病,不能去念書,不能像他的朋友一樣,用最美好的青春去奔跑、去感受這個世界時,除了同情,我內(nèi)心更多的是焦急……” 一字一句,都是對小男孩戰(zhàn)勝病魔鼓勵。
說起最初進行造血干細胞捐獻的想法時,她說:“如果每個人都不想去做這件事,那當(dāng)你有一天發(fā)生這樣的事時,就沒有人會來幫助……能救人一命,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?!?/STRONG>而將所有經(jīng)歷整理成微博發(fā)文,許艾菲坦言,這么做,只是想記錄下來,等哪天有孩子了,拿給孩子看。
18歲開始,每年都在固定獻血。2009年一次獻血的時候,留了兩管血樣,入了中華骨髓庫。今年5月2日,突然接到省骨髓庫的電話,通知我有患者和我配型成功了。對方患者是一個15歲小男生,AML-m7巨核細胞白血病。
5月24日電話再來,就同意了。查了很多的例子,許多在骨髓庫配型成功的患者,最后時刻捐獻者反悔了,硬生生掐滅了患者的希望。所以想告訴配型成功的志愿者,請考慮清楚再入庫。
6月7日接到高分辨配型通知。如果沒有下定決心捐獻,請在高分辨之前拒絕。一次高分辨的費用大概是6000多,是要患者掏錢的,請不要浪費別人的救命錢。6月9日,空腹抽了6管血,血樣被寄到北京的檢測所,兩個星期之后通知我,高分辨ok了。
9月8日一早去了浙江省中醫(yī)院,直到11日為止,每天早晚共兩針動員劑,四天八針,兩個大手臂感覺要成馬蜂窩。
12日早上開始正式采集。先是在手臂上打了留置針,推了20毫升鈣,因為采集過程中鈣大量流失,身體會發(fā)麻,在5個多小時中,我一共推了三次鈣進身體。
兩個手臂各打一針,一進血一出血,出血經(jīng)過分離機震蕩留下需要的干細胞,剩余的慢慢輸送回我的體內(nèi)。最艱難的不是打針和血被抽走,而是躺著不能翻身不能抬手臂,連鼻子嘴巴癢癢了,都要讓別人給幫忙。到最后結(jié)束之前,渾身麻痹的很崩潰。
在經(jīng)歷了5小時20分鐘的挺尸不動,九次循環(huán)采集,終于采集夠了198ml。到此捐獻完成,身體太好的結(jié)果就是人家說的不良反應(yīng)都沒有出現(xiàn),非常幸運,非常榮幸能幫到別人,希望未來世界能善待我,能善待所有的好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