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一家外向型企業(yè),浙江貝克曼服飾有限公司不斷嘗試與探索企業(yè)轉型之路,逐漸將匯改帶來的影響抹去,實現(xiàn)自身的蛻變。該企業(yè)6年來的“匯戰(zhàn)”稱得上是好萊塢大片。
驚悚片:“轉身”遭遇“匯率戰(zhàn)”
盡管匯改已實施6年,從最初的震驚變?yōu)榱曇詾槌?,但“貝克曼”副總經理龔新翼仍?005年7月21日這一天記憶猶新。
“那天人民幣一下升值了2%。盡管此前已有升值預期,但沒有想到升幅會如此之大?!饼徯乱碛谩绑@悚”來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,當時部分外貿業(yè)務的利潤也只有5%左右,人民幣突然大幅升值,有些訂單可能會做成虧本買賣。他說,當年4月,他們接了西班牙客戶的一份訂單,貨值120萬元人民幣,到當年6月份交貨時,因匯率變動而損失3萬元左右。
從這一天起,我國開始實行浮動匯率制度,人民幣匯率不再單一盯住美元,而是形成更有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。此前,做外貿生意根本不需要考慮匯率問題,產品出口報價基本不變,一年定好一個價就可以與所有外商洽談。
當時貝克曼的產品主要銷往俄羅斯等地,且都是低檔產品,利潤空間非常有限。從2004年開始,貝克曼逐步開拓歐美市場,尋找優(yōu)質客戶,力爭做國際大品牌的供應商,但還沒有“轉身”就面臨匯率風險,便急著應對匯率變化。
動作片:“拳腳相加”顯露真功夫
“8”、“7”、“6”……人民幣匯率在3年內連續(xù)突破數(shù)道關口,從2008年4月開始進入“6”時代。
開始時,貝克曼采用最直接辦法,就是和客戶商量提高產品價格,但大部分客戶不愿接受。人民幣升值逐漸成為常態(tài)后,企業(yè)意識到光靠提價已經做不出什么文章,還需要另找“良方”。
人民幣升值之后,中低檔產品失去競爭力,是否可走中高端路線?貝克曼把市場重點從俄羅斯轉移到歐美地區(qū),與一些國際知名品牌合作,從原來的貼牌生產轉向設計、生產一條龍,不斷提高產品檔次,從客戶角度去研發(fā)產品,適應歐美市場的需求。
就在貝克曼選擇主動進攻,以為快“逃”過“升值襲擊”時,一場發(fā)源于美國的金融風暴又開始席卷全球,實體經濟受到很大沖擊,外貿再次陷入困境。此時,貝克曼繼續(xù)與各種不利因素過招,整合供應鏈,尋找更合適的供應商,添置新設備,縮短交貨期……走上中高端路線,越過了匯率的泥潭與金融風暴,展開了精彩的一幕。
勵志片:“亮劍精神”激發(fā)斗志
“有了設計和生產的能力就有較強的議價能力,面對匯率問題,我們一般都可以和客戶協(xié)商。對于老客戶,我們一開始便將匯率風險寫入合作協(xié)議,即使人民幣升值,客商也能接受企業(yè)在原有利潤基礎上的重新報價,只要雙方都有利潤空間,訂單就能談成。對于新客戶,我們現(xiàn)在基本上都以人民幣結算?!饼徯乱碚f,在所有應對匯率的“武器”中,提高企業(yè)研發(fā)能力是最有效的。以前,貝克曼出口一件襯衫只有2美元左右,現(xiàn)在一般都在8至10美元,主要指向中高端市場,價格提了好幾倍,客戶還能夠接受,企業(yè)利潤因此提高了。
人民幣還有升值預期,將繼續(xù)對出口產生影響,但貝克曼已顯得更為主動。由于貝克曼有一定的技術及品牌優(yōu)勢,因此在與客戶商談簽約時,就已將匯率鎖定。如果匯率上升,產品價格也相應上漲。該企業(yè)也開始通過銀行做遠期結匯,鎖定匯率,減少風險。目前,匯率已不是影響企業(yè)利潤的最重要因素,而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則排在了匯率前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