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年初,廣州從化區(qū)良口、呂田等地接連發(fā)生了幾起“碰瓷”詐騙案件,事主都報稱他們駕駛汽車行經轉彎或減速路段時“碰撞”了行人,“受害者”撥打所謂“110”電話報警后被警方要求雙方私了。接報后,警方立即展開偵查。
3月31日凌晨3時許,民警在中山市沙溪鎮(zhèn)將等5名犯罪嫌疑人一網打盡。經審訊,初步審破碰瓷詐騙案13宗。目前,5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從化警方依法刑事拘留,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。
辦案民警介紹,“碰瓷”案一般為團伙作案,不法分子選擇在較為狹窄、偏僻或者車速較慢的路段實施。先由其中一人駕駛車輛慢速行駛,當后車變道超車時,另一名在旁邊或騎自行車,或扛著竹竿、水管步行的同伙就會借機“被蹭倒”,并迅速把準備好的一小試管動物血液涂抹在臉頰、耳朵等部位制造“流血受傷”的假象。
如果事主沒有停車,團伙車輛會上前截停事主,告知其撞到行人,并充當“好心人”調解。其間,“受害人”會搶先撥打以“110”字樣存儲,實為同伙號碼的私人電話,然后讓事主跟電話里由同伙假冒的“警察”對話,勸事主私了,事主一看到電話屏幕上顯示的是“110”,就信以為真是公安機關,很容易降低心理防線而中了圈套,就跟“受害人”達成了賠償協(xié)議。
警方提醒:
廣大車主提高防范,當車行至轉彎或交通混亂路段時要精力集中,任何時候都不要有交通違法行為;
同時,“謝絕”好心人的調解,堅決表明先送傷者就醫(yī)檢查、了解傷情的態(tài)度,并及時報警,切忌“私了”。
有條件的車主建議安裝行車記錄儀,也可以有效保障自身合法權益。